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首页>>关于保利发>>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常见的转盘式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设备有哪些?
文章出处:BOLYFA
发表时间:2025-05-27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制造业领域,产品的密封性能不仅关乎其品质,更是用户安全与品牌信誉的重要保障。随着工业 4.0 进程的推进,气密性检测设备已然成为汽车制造、医疗设备生产、消费电子产品加工等行业质量管控的核心装备。其中,转盘式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设备凭借卓越的检测精度与高效的作业能力,逐渐成为企业提升生产效能的得力助手。

一、转盘式双工位设备的核心运作机制

转盘式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设备采用独特的双工位循环作业模式,借助旋转平台实现检测流程的高效衔接与待测产品的自动流转。其核心构成主要涵盖以下几个部分:

旋转载盘系统:通常设置 2-4 个检测工位,由伺服电机驱动,能够实现精准定位,确保产品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气密检测模块:集成了差压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以及质量流量计等先进检测元件,可满足多种检测需求;

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 PLC 或工控机进行协同控制,实现检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反馈,确保检测过程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这种创新设计使得检测效率大幅提升,相比传统检测方式,效率可提高 30%-50%,尤其适用于大规模、小型化产品的连续检测场景。

二、市场主流设备类型及其技术优势

(一)差压式双工位检测设备

差压式双工位检测设备通过对比被测产品与标准样品之间的压力变化,精确计算出泄漏量。在汽车发动机缸体、电池包壳体等对密封性能要求极高的高压密封检测场景中,该设备表现出色。其检测精度可达 0.1Pa,并且支持非破坏性检测,能够适应复杂腔体结构的检测需求,为产品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二)流量式双工位检测设备

流量式双工位检测设备直接测量气体通过泄漏点的体积流量,在医疗器械如注射器、呼吸阀,以及消费电子防水部件的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设备具有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可实现每秒检测一件产品,同时能够检测微小泄漏,且受温度波动影响较小,检测结果稳定可靠。

(三)多通道并行检测系统

多通道并行检测系统在双工位基础上进行创新升级,通过扩展多个传感器通道,实现多个参数的同步检测。某知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引入 8 通道检测系统后,单日检测量突破 20000 件,生产效率显著提升。该系统支持定制化测试程序,能够快速适配不同规格产品的检测需求,满足企业多样化的生产需求。

三、设备选型要点:行业适配与性能参数考量

参数维度

参考范围

行业适配建议

检测精度

0.1Pa-10Pa

医疗、电子行业建议选择精度≤1Pa 的设备,工业领域可选精度≤5Pa 的设备

节拍时间

5-30 秒 / 件

汽车零部件生产建议节拍时间≤15 秒

压力范围

-100kPa 至 2MPa

锂电池检测需设备具备≥1MPa 的耐压能力

通讯接口

RS485/Ethernet/IO-Link

优先选择支持 MES 系统集成的通讯接口

四、技术发展趋势与行业应用实践

近年来,转盘式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设备呈现出智能化、柔性化与绿色节能的发展趋势。据 2023 年行业报告显示,35% 的设备厂商已开始应用视觉定位系统,实现 “检测 - 纠偏 - 复检” 的闭环控制,提升检测的自动化水平。快换夹具与模块化气路设计逐渐成为行业标配,某知名家电企业通过设备改造,将产品换型时间从 2 小时大幅缩短至 15 分钟,极大提高了生产灵活性。同时,新型设备采用真空节能技术,气源消耗量降低 40%,符合欧盟 CE 认证的能效标准,践行绿色生产理念。

在实际应用中,该设备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用于电机壳体、充电接口的 IP67 级防水检测;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能够实现 TWS 耳机舱体 0.5m 水深等效测试;在食品包装行业,可实现瓶盖密封性 100% 全检,漏检率控制在 < 0.01%,有效保障产品质量。

五、用户选型常见误区与应对策略

在设备选型过程中,企业往往容易陷入一些误区。部分企业盲目追求高精度检测,而忽略了自身产品的实际需求,造成资源浪费。此外,车间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可能会导致传感器漂移,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选择具备温度补偿功能的设备至关重要。还有些企业忽视设备的兼容性,选择仅支持单一通讯协议的设备,导致后期产线升级时面临高昂的改造成本。某日化企业就曾因未充分考虑设备扩展性,在产线升级时额外支出 60% 的改造成本。为避免此类问题,企业在选型前应做好充分的需求分析,结合自身生产实际,选择合适的设备。

转盘式双工位气密性检测设备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方向不断发展。企业在选型时,需综合考虑自身产能需求与技术难点,选择最适合的设备,从而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