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首页>>关于保利发>>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非标自动化设备赋能新能源汽车智造:典型应用与未来趋势
文章出处:BOLYFA
发表时间:2025-05-10

在新能源汽车(NEV)产业高速发展的浪潮中,生产工艺对 **精度、效率、安全** 的要求不断攀升,非标自动化设备凭借定制化优势,深度融入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车身制造及充电设施等核心环节。以下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其技术应用与发展方向。

动力电池智造的精密解决方案

电芯智能分选系统

核心功能:对锂电池电芯的 **电压、内阻、容量** 进行高精度检测,并基于AI算法实现自动分选配对,确保电池组性能一致性。

技术亮点:电压检测精度达±0.1mV,保障数据可靠性;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结合,精准识别不良品;全流程扫码追溯,实现生产数据闭环管理。  

行业实践:先导智能、利元亨等企业为头部电池厂商提供定制化设备。

模组自动化装配产线

工艺集成:涵盖电芯堆叠、端板安装、Busbar激光焊接等工序,构建高效生产链路。

技术突破:六轴机器人搭载视觉系统,实现电芯的精准抓取与定位;力控压装技术将压力波动控制在±1N以内,避免电芯损伤;3D扫描检测设备对焊接质量进行实时监测。  

标杆案例:宁德时代模组产线采用库卡机器人与先导智能设备协作,大幅提升产能。

电池Pack智能生产线

功能覆盖:完成电池包壳体组装、线束安装、气密性测试等全流程作业。

关键技术:AGV与协作机器人协同实现物料自动流转;扭矩控制精度达±2%的自动拧紧系统;氦气检漏技术确保密封性检测精度至0.1Pa·m³/s。  

实践典范:比亚迪刀片电池Pack产线集成非标设备与数字化MES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电驱动系统的精密制造设备

电机定子智能绕线设备

工艺革新:实现扁线电机定子的绕线、插线及端部成型一体化作业。

技术优势:  

伺服控制系统定位精度达±0.02mm,保障绕线精准;  

激光去漆皮与焊接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AI视觉检测系统实时识别绕线缺陷。  

领军企业:豪森股份、巨一科技在该领域占据技术高地。

IGBT模块封装测试产线

全流程解决方案:涵盖芯片贴装、烧结、键合及老化测试等工艺。

核心技术:真空共晶焊技术将温度波动控制在±1℃,确保焊接质量;X-ray检测设备严格控制内部空洞率<1%;模拟高温高湿环境的自动化老炼测试系统。  

行业应用:斯达半导体通过非标自动化设备实现IGBT模块的高效生产。

车身轻量化制造的创新实践

铝合金电池托盘焊接工作站

工艺升级:采用搅拌摩擦焊(FSW)或高功率激光焊接技术,实现电池托盘的高强度连接。

技术创新:搭载IPG 6kW光纤激光器的机器人焊接系统;激光焊缝跟踪技术实时修正焊接轨迹;SPC系统对焊接参数进行动态监控。  

典型案例:特斯拉4680电池托盘生产线采用全自动化FSW焊接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

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设备

工艺突破:实现车身轻量化部件的自动铺丝与热压固化。

技术特点:自动铺丝机(AFP)精确控制纤维走向;非标热压罐确保温度均匀性±2℃,保障成型品质。  

应用实例:蔚来ET7的碳纤维后地板生产,展现该技术的卓越性能。

充电设施与换电技术的自动化方案

充电桩智能组装线

功能集成:完成充电模块装配、线缆压接及老化测试等工序。

技术要点:扭矩精度±3%的自动锁螺丝机器人;模拟满负荷运行的高压测试设备。  

行业实践:特来电、星星充电等企业采用自动化产线提升充电桩生产效率。

换电站智能搬运系统

技术创新:实现电池包的自动化拆卸、充电与安装。

核心技术:高精度定位系统将误差控制在±1mm以内;激光雷达与视觉传感器融合,保障作业安全。  

标杆案例:蔚来第二代换电站通过非标自动化机器人,实现换电流程的高效运转。

行业挑战与未来趋势

发展瓶颈

技术迭代压力: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对设备适配性提出更高要求;  

核心部件依赖:激光焊接头、高精度传感器等关键器件仍需进口;  

安全设计标准:高压电检测设备需满足严苛的防爆与防护要求。

未来方向

智能化升级:AI算法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设备自主决策;  

柔性化生产:兼容4680、刀片电池等多规格产品的快速切换;  

绿色化转型:伺服电机能量回收、低能耗设计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非标自动化设备正加速向智能、精密、绿色方向演进,以先导智能、利元亨为代表的国内企业逐步打破技术壁垒。随着800V高压平台、CTC技术及固态电池的普及,非标自动化设备将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更高发展阶段。